為何思維製造痛苦:

 

我工作七年,離職成為一名家庭主婦,在家體驗育兒生活,一切都很美好。

後來為了追求更多財富,誤信詐騙團,騙光了一桶金。

我花了一個多月慢慢走出陰霾,想透過學習和活在當下,找到力量,藉此一起交流和分享。

 

 

被得知詐騙以後,我好幾個夜裡睡不著、吃不下,為了顧小孩逼自己要進食,看到食物都想反胃。

慢慢透過哲學和宗教自我反省,

淨空法師: 錢被人騙去了,算了!要,給你,我們若無其事,快快樂樂的,決定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。

 

禪、淨、密のHome:也許前世欠錢未還,這世業障現前,要感恩可以讓您這世還帳,阿彌陀佛。

 

 

當然,我非聖賢,還是很痛,但透過佛理哲學,至少減少怪罪自己,陷入無止盡的痛苦黑洞。

 

當人生累積的財富,一夕成空,開始會探究財富對我們影響為何,有錢很好,但不懂感恩滿足,錢財引發無止盡的貪婪,也是一種愚痴。

 

從有一百萬還不滿足,想要追求更多,到時麼都沒有,發現生活的本質,也都沒有改變。

 

所以,今日想要跟大家分享,如何活在當下:

 

心靈類暢銷書《當下的力量》:通往靈性開悟的指引

 

人的世界實在有太多煩惱,經常對未來充滿焦慮,或者無法擺脫過去留給自己的痛苦與悔恨。

而一想到現狀就感到不滿,每天都在活煎熬中。

這些無盡的煩惱,難道我們只能任他擺布嗎?

難道就沒有一個出口可以把它化解掉嗎?

 

《當下的力量》這本書告訴我們,我們已經擁有了讓我們快樂的寶藏,

只是我們還沒發現和挖掘出他的力量,這就是當下的力量。

我們完全可以找到平和、安定、快樂的力量,擺脫內心的苦悶,

找回那曾經消失的平和與寧靜的持久的幸福感。

生活本身就是一場修行,我們同樣也可以做到開悟。

一個人開悟後的狀態,就是活在當下。

 

活在當下,聽起來好像很簡單。但真正做到,卻並不容易。

察覺到當下的力量,掌握當下的力量,真正做到活在當下。

 

一個禪宗故事

 

有位禪師開悟了,小和尚就問禪師說,你開悟前和開悟後有什麼區別?

禪師說,我開悟前砍柴、擔水,開悟後砍柴、擔水。小和尚接著問,那不是一樣的嗎,怎麼能叫開悟?

 

禪師回答說:我開悟前砍柴的時候想著擔水,擔水的時候想著砍柴,我開悟後,砍柴的時候想著砍柴,擔水的時候想著擔水

 

 

這是怎樣的境界?

 

這是怎樣的心境?

 

這是怎樣的意境?

 

這就是「活在當下」,這就是「臨在當下」,這就是毫無妄想,如如不動的境界。

 

我們必須認清什麼叫真正意義上的「活在當下」

 

當我們活在當下的時候,真正地在活著,作爲一個人。

 

 

開悟的最大障礙:

現代人物質生活水平已經飛速發展,

然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,而幸福指數卻越來越低,這是怎麼一回事呢?

 

作者埃克哈特在當下的力量這本書裏說,這是因為當代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,

就像故事的乞丐,腳踩著藏著黃金萬兩的箱子,卻不斷向外界索求

作者埃克哈特說:大多數人即便擁有了很多物質上的財富,還會不斷地向外界去尋找成就感、安全感,或者愛情所殘餘的滿足。

 

 

但事實是大部分人都認為那些還沒有得到的東西是最珍貴的,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擁有了比這些更為珍貴的東西。

那就是內在,內在這個詞在書中被稱為本體,

什麼是本體,內在就是本題。

它指的是人類最深的自我和真實的本質,也就是跳脫了自己的姓名職業履歷之後,還存在的那個自己。

 

如果拋棄親屬關係和社會關係,剩下的就是我們所說的自己的本題,不論身份怎麼去轉換,都一直存在的角色和形式。

 

 

在作者埃克哈特看來,人們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痛苦,是因為離我們的內在也就是本題太遠了,那為何我們會逐漸忘記本體因為我們被大腦控制住了。

 

 

當我們思維處於靜止時,我們的注意力會完全集中在當下這一刻,我們就會感覺到這種本體。

我們保持這種察覺本體的狀態就是開悟。這時我們體會到來自內心深處的喜悅和寧靜,整個人充滿靈性力量,平和幸福。

 

 

思維是開悟的最大障礙,佛陀將開悟定義為受苦的終結。

 

人類受苦的根源來自我們大腦的思維,思考本身並不是問題,

問題出在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維,我們的大腦一直在思考我們的過去,擔憂我們的未來,讓我們自己反到成為思維的奴隸。

 

 

那麼思維是怎麼給我們找麻煩的呢?

思維是怎樣製造痛苦的?

關於思維如何製造痛苦,書中有一個專有名詞來解釋這個現象,那就是思維認同。

 

這裡說的思維不是只深度思考,它主要是指情緒以及所有意識的心理,比如說情緒反應,思維認同指一個人完全被自己的思維牽著鼻子走。

比方說一個人大學畢業了,可是一直沒有找到一份好工作,蝸居在這所城市,看著城市越繁華就越來越焦慮,這個時候思維就慢慢製造了焦慮情緒,這個人就會被焦慮牽著鼻子走。

 

這時這個人可能會去責怪自己父母不是大富大貴,沒有遇到好導師,沒有遇到好的面試官,更嚴重的是這個人還會產生攻擊行為,別人的無心之言也會覺得是別人嘲諷他,萬一克制不住自己就會拳腳相加。或是最終走向毀滅自我的行為。

 

所以,現在我們知道思維認同是很可怕的。

那是什麼引發思維認同呢?

 

是不是我們平常想的太少,導致思維想的是什麼我們就認為是什麼,恰恰相反。

 

正是因為人們不停的思考,這才導致了思維認同。

如果大腦一天24小時都在不庭的思考,沒有哪個時間是不思考的狀態,其實非常可怕的。

 

它會讓人們無法達到內心的那個寧靜的狀態,同時它創造了一個虛假的自我,不斷投射出恐懼和苦難的陰影,

作者埃克哈特說,我們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認同我們的大腦,

 

並認為大腦就是我們自己,實際上我們遠遠比我們的大腦更偉大,我們的本質和我們頭腦裡的所有亂七八糟的想法不是一樣的,大腦只是個工具用來處理任務,很多思維運作的時候會出現障礙,有害的消極思維不僅無用,還會損耗我們的生命能量。

 

所以邁向開悟之路最關鍵的一步是從對思維的認同中擺脫出來,作者埃克哈特說思考的終結就是開悟,而正是因為思維創造的那個虛假的自我是如此的不真實,所以他才不斷的向外在的世界去尋求認同,需要追求物質世界的滿足,來尋求安全感。

 

 

思維認同究竟是如何讓我們感到痛苦的,它會讓我們陷入時間的陷阱,一旦我們認同的思維就會不由自主地完全生活,在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之中,這種情況下,一個人的注意力就完全被過去和未來所佔據了,而忽略了當下的這個最珍貴的時刻。

也就是本書的核心理論了,活在當下

 

我們一起來看看活在當下的本質是什麼

「活在當下」是關於「臨在」的理論

 

想要擺脫思維認同,我們就要從無意識轉變為有意識,而有意識就是讓自己去察覺自己的思維,

作者埃克哈特把這種當下的察覺稱之為臨在,保持臨在就是隨時觀察自己的思維、想法、情緒以及在各種情況下自己的反應。

 

當我們任何時候都有能力觀察自己的思維時,我們就不會再落入它的陷阱了。

 

要知道人們因為常受到思維認同的作用,所以經常把思維停留在過去或者是未來,

一想到過去我們可能就會去想,當初要是怎麼樣就好了或者當初要是沒有那麼樣就好了,

無不是充滿了悔恨和抱怨,而想到了未來,我們可能會想我們怎麼去應對可能發生的事情,

這就讓我們焦慮,然而我們忘記了過去和未來都不重要,當下才是最為珍貴的東西。

為什麼呢?

因為當下是真正存在的東西,我們的整個生命都是在這個永恆當下的空間當中展開的,我們能改變的,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在過去,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當下,也沒有任何事情會發生在未來,所有的事情也都指發生在當下。

就算未來一定會來臨,那它也一定以當下的方式出現的。

 

要想活在當下,必須終結時間的幻象,過去已經過去了,不會再回來,同樣未來還沒有來臨,我們也根本不可能去掌握它。

我們所擁有的不就是當下這一刻嗎,當下這一刻做好了,好的未來才會來臨,當下怎麼做決定未來,而不是當下的憂慮決定未來。

由此說來,接下來我們要試著把自己的生活重心完全的放到當下這一刻了

 

活在當下,就是讓自己保持臨在,我們要常常去關注自己的注意力是否跑到過去或者未來,不要去判斷或者分析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。

那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在保持臨在了呢?

保持臨在最突出的特徵

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當下此刻的狀態,這個和佛家的打坐修行有些相似,靠靜坐破除身體已經被思維控制,而那個真正的本我已經休眠了。

 

臨在狀態可以替代否認自我的痛苦,替代對過去無休止的悔恨,

臨在需要我們全神灌注、專注當下,這樣白日夢、思維、回憶和等待都沒有生存的空間。

沒有緊張恐懼只有臨在。

而我們整個存在,我們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會集中在當下

知道臨在的好處和特徵之後,有些人可能產生新的煩惱,因為活在當下,這4個字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確實難。

因為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去思考,我們的身體很容易被思維控制,有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,這方法就是冥想。

 

正念冥想,讓自己活在當下

通過消除負面思維來阻斷它們對自己注意力的破壞,當有幾分鐘空閒,尤其早晨和睡前的時間,可以隨時練習一下。

將注意力輪流集中在身體的不同部位,讓注意力向波浪一樣,通過自己的身體,反覆練習。

同時日常生活也可以進行正面冥想,比如走路時關注腳底的感受,洗臉時感受雙手被水沖洗的感覺,

正念冥想的作用就是讓我們喚醒自己的感官專注自己身體的感受,找到自己的本體。

而非被思維的游離控制,很多人會發現自己很難專注於身體的內部,如過遇到這個問題,可以先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,有意識的呼吸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冥想練習方法,它會逐漸讓我們保持在臨在專注當下。

 

臣服就是無條件的接受當下時刻

臣服這個詞乍聽像宿命論一樣,好像非常聽天由命,讓人感覺到有些消極,實際上心靈修行上的臣服並非是如此,臣服不僅不會讓我們變的消極,還會讓我們變得更積極

為什麼這麼說呢?

臣服不是說消極地去忍受生活當中出現的任何情況,不做任何努力,也不是說停止制訂計劃或者去採取積極的行動。

它是一種與生命流動同步,不逆流而上的簡單而又深刻的智慧,而我們唯一能體會到生命流動的地方就是當下時刻,所以臣服就是指無條件無保留地接受當下時刻,它讓我們放棄對當下的內心抗拒。

要知道當我們期望發生的事情和現實之間有差距的時候,內心抗拒就會變得尤其明顯了。

比如當發現自己被騙,臣服是讓自己坦然接受已發生的事情,並認識到自己應該走出低谷。

然後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時刻。臣服是讓我們接受當下的現實,然後採取行動,盡最大的努力從逆境中擺脫出來。

這種行動是積極的行動,它比產生憤怒、絕望或焦慮的積極行為更具有威力,

 

不對當下時刻貼任何的心理標籤,不斷臣服與當下,直到我們取的理想的結果。

 

這才是臣服的意義所在,實際上我們擁有不少的痛苦來源於抗拒,但人生當中的不如,十有八九是在抗拒,不能坦然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,就會一直活在消極的情緒中。

 

在這樣的情況下,只有臣服才能打破生活當中那些無意識的抗拒,在臣服的狀態當中,我們會很清楚的看到現實是什麼情況,自己需要做什麼,然後採取行動。一次只做一件事,一次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。

 

一個人會經歷什麼樣的未來,主要決定於如何度過當下時刻的質量。而臣服是引發積極變化的關鍵所在,臣服改變的是我們自己,當我們被改變了,我們整個世界就改變了。

 

有人說:生活就是不停的在瘋狂抓取,得到的越多,反而越加的迷茫。

 

幸好當下的力量及時給了我們反璞歸真的一劑良方,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,這些觀念提供心智培育方法去實踐,否則僅僅是理解了概念,最後生活是一點改變都沒有。

除此之外,我們還要記住,修行不是一件事,而是每一件事。活在當下,不是我們每天抽出一個時間去冥想來專注當下,而是我們所經歷的分分秒秒都應該用來培育自己的心智,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最快體驗到當下的力量的精妙之處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althy 的頭像
    healthy

    歐比小姐

    healt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